大江南北,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冷。其实都不用出保定那样“十年不许卖”的烧脑新政,全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2-3个月的时间内迅速降温,乃至转冷,很可能会成为事实。
这未必是好事,但这是将要发生的事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金融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收紧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紧箍咒。在今年“去杠杆”的政策指导下,房贷首当其冲成为银行第一要砍的业务。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行内部气氛就是严格自查和去杠杆,谁也不敢再放房贷,某国有银行因为今年以来几乎没有做房贷业务,而被表扬。这给了其他银行一个示范:今年不做房贷业务就是好学生,一切信贷工作围绕去杠杆和压缩房贷的中心思想。
由于去年年底很多房贷因为没有额度而拖到今年才批,今年可用房贷额度就更加少得可怜。某商业银行大兴区一分行行长对房小评说,去年该分行全年房贷额度就有300亿元,而今年全北京大区行房贷额度仅有每月1亿元。
可以说,如今没有关系,基本申请不到房贷。
如此一来,刚需购房者即使看房、想买房,申请贷款也没那么快。而改善型购房者,大部分需要按照二套房贷对待,也就是说首付7-8成,这样一来,改善型购房者大部分都得依靠卖掉手里的房子才能买房,但是他们手里的房子又没有刚需购房者来接盘。环环相扣,最终全北京的楼市成交量迅速下降,房价亦随之波动。
一位中介公司分析师表示,虽然很多购房者总结了前几轮调控的经验,认为市场下降的时候就是抄底的时机,但是当下银行不给贷款,导致刚需型购房都受影响,可以说想买房也很难。
不但北京如此,地方城市房贷额度紧缩更是厉害。海口市某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就表示,今年以来房贷额度特别紧,加上年初审批还没下来的信贷申请,今年全年的房贷额度基本已用完。如果下半年上级行不给新的额度,下半年房贷业务基本不用开展了。
房贷业务一直被银行视为最安全的业务,在这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房贷领域成为房地产降杠杆的抓手,于是紧缩房贷业务成了银行参与房地产调控的抓手。房地产从之前的银行宠儿,变为银行的弃子,可能就是这半载一年的事情。
无独有偶的是,某房地产公司营销总监近日申请个人房屋与抵押消费贷款业务被银行拒绝,理由竟然是因为其工作单位是房地产公司,担心其用抵押消费贷款来行炒房之实,无论此兄怎样申辩,银行还是一拒了之。
同时,北京某知名房地产企业的高管们,在申请北京工作居住证的时候,集体被拒。该企业是北京纳税大户,之前的这类申请都是一路畅通的。这次,社保局拒绝这些房企高管们申请的理由也是:因为他们是房地产企业的员工,担心他们办理北京工作居住证是为了炒房。
一位高管当场晕倒,因为他的孩子明年就要申请上小学,正等这个北京工作居住证作为申请在北京读书的条件之一。
北京大兴区某商办项目好不容易在商住限购政策之前签约,银行承诺能够贷款,结果这两天银行通知,坐地涨价,这些买房人的贷款利率上浮10%。可怜这些销售员跟业主一顿解释,如今能够申请到银行贷款就念阿弥陀佛了,多点利息就多点利息吧。
针对房地产调控的“围歼战”还在上演,真不知道北京楼市将何去何从。
一位业内专家哀叹:一方面是市场上商品房供地很少,纯商品房供应更少,另一方面是政策拼命围堵购房需求,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房价下降,但是这种围堵式调控可能又是一阵风,以后又怎么办?
房地产市场,还要吗?